黃齊超
  高考成績出來後,一年一度的志願填報又要開始了,微博上日前有無數個“千萬別報××專業”的舉牌圖熱傳。在微博中,這些“前輩們”集合了各種坑爹專業,大有帶新人們認識現實與理想的差距,希望他們遠離苦海之意。(6月28日人民網)
  千萬別報民族傳統體育,因為上了班你會爆肥;千萬別報學前教育,因為操著賣白粉的心,賺著賣白菜的錢……“千萬別報體”,正引爆網絡造句的狂歡。
  其實,筆者對“千萬別報體”走紅一點也不驚奇。思維活躍、朝氣蓬勃的大學生,高度發達的網絡自媒體,當前市場結構性的就業難,以及教育與社會的脫節等等,無不為“千萬別報體”走紅埋下伏筆。當遇到合適的時機,或特定的場景,大學生們這種情緒的宣泄,也就噴薄而出成了潮流。
  因此,大可不必將“千萬別報體”當真,但是,也別忽視了這種吐槽背後的無力和訴求。
  年輕人對專業和行業的抱怨,實際上投射的是這代人職場人生中的諸多困擾,而困擾的背後,深藏著社會發展的積弊和缺陷,更是民眾對職場體面感、幸福感的呼喚。不管是社會、教育還是就業引導部門,都別光顧著看熱鬧,還是把這看作勞動者的意見箱,來搜集、整理、改正吧。  (原標題:讀懂“千萬別報體”里的訴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nhiug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