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心臟上面化療副作用種“草莓”
  降低房顫引記憶體起中風風險
  浙醫二院王建安教授帶領的團隊,做了全省首例左心耳餐飲設備推薦封堵術
  □通訊員 方序
  本ssd固態硬碟廠商報記者 黃淼君
  早報訊 杭州7預防癌症的方法2歲的趙大伯沒有想到,自己冷不丁就成了“第一”。3月18日下午,他成為我省首個在心臟左心耳上做了一個封堵手術,目的就是降低房顫引起中風的風險。
  “87%的中風是因為血栓栓塞,90%的血栓形成於左心耳,將左心耳提前封堵是目前先進而有效的一個方法。”浙醫二院心內科醫生樊友啟說,目前醫院首批篩選出六名患者,由我國著名的心血管專家、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王建安教授帶領的團隊,為他們做這個處於國際前沿的微創手術。
  目前,手術的成功率在95%以上,術後兩個月,患者不需要再吃抗凝藥。
  突發中風
  卻誤以為是眼睛出問題
  72歲的趙大伯六年前被查出患有陣發性房顫,即心房不規則顫動。
  “房顫患者中,大約5%的人會發生血栓,中風是房顫患者的第三大死因。”樊醫生說,房顫患者之所以容易發生血栓,和左心耳的特殊構造有很大關係。
  左心耳是長在左心房上一個類似耳朵形狀的組織,這個組織像葫蘆一樣,入口小,內部空間大,血液進入容易出來難。當人的心臟規律收縮時,血液能夠在左心耳里正常進出。但當患上房顫後,左心耳基本喪失收縮功能,導致進入左心耳的血液,長期滯留在心耳內,從而導致血栓形成。
  “左心耳內的血液長期滯留後,產生血栓,這些血栓一旦脫落,隨著血液流出心耳後,進入大腦就發生腦栓塞,進入心臟冠狀動脈就發生急性心肌梗死,進入腎動脈就發生腎動脈栓塞,從而引起嚴重併發症,輕者殘疾,重者失去生命。”王建安教授說。
  趙大伯也知道房顫的危險,一直靠吃藥控制著。2月9日,正在家裡侍弄花草的他,突然感覺右眼球轉不動了,看東西的視角只有90度。
  “當時以為是眼睛的問題,馬上讓女婿帶著到浙醫二院看眼科,結果眼科醫生一看,就建議我轉到神經內科,接診的醫生判斷我是腦中風。”趙大伯說。
  在神經內科治療好腦中風後,趙大伯被建議看一下心內科,接診的王教授聽了趙大伯的經歷後,建議他做一個左心耳封堵術。
  所謂封堵術,簡單地說,就是從患者的股動脈處開個小口子,經過右心房,穿過房間隔進入左心房,到左心耳入口處上放一個塞子,從而將左心耳心腔與左房隔絕,以減少血栓形成,預防中風。這個塞子的材料和人體組織有高度相融性的,形狀類似於草莓,所以這個手術被形容為在心臟上面種草莓。
  75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
  易發生栓塞
  “這個預防性手術效果已經得到歐美等國家的一致認同,不過並不代表所有房顫的病人都要做。”樊醫生說,一般他們會給患者做兩套風險評估的題目,這兩套題目分別是“栓塞風險評估”和出血風險評估”。如果兩套評估風險都比較高,並且沒有手術禁忌症,一般會建議患者採取預防性措施。
  同樣是房顫患者,栓塞的風險卻是不同的,高血壓、年齡大於75歲、糖尿病、曾經發生過卒中等因素,只要有兩條以上符合,就屬於容易發生栓塞的群體。
  對於心血管患者,預防栓塞一個有效的辦法,就是服用抗凝血的藥物,比如目前通用的華法林,但是這類藥物也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凝血功能,存在發生內出血的風險,特別是當發生外傷的時候,凝血功能就顯得特別重要。所以,如果凝血功能差,出血風險高的,可以選擇左心耳封堵的辦法,來替代長期服用華法林。
  (原標題:心臟上面種“草莓”降低房顫引起中風風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nhiug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